愛人先愛己:拉拉群體的情感必修課
2025-07-11 10:43 發佈
深夜急診室的玻璃映出小雨通紅的眼眶,她攥著手機的手還在發抖,螢幕上是女友最後一條訊息:「我爸媽安排了相親,我們還是算了吧。」三個月前,小雨辭掉老家穩定的工作,跨越兩千公里來到這座城市,只為能和戀人朝夕相處。她放棄了社交圈,屏蔽了父母的電話,把全部生活重心都繫在這段感情上,卻在對方轉身時,連收拾自己的力氣都沒有。這樣的故事,在拉拉群體裡並不罕見。
在親密關係中,拉拉往往承受著比異性戀更多的壓力。社會的不理解、家庭的期待、法律保障的缺失,讓她們在感情裡更容易陷入患得患失的困境。為了維持關係,有人默默咽下委屈,有人刻意討好妥協,有人甚至將自我完全消融在對方的生活軌跡裡。就像在寒風中相互取暖的刺蝟,過度靠近只會讓彼此遍體鱗傷。這種自我犧牲式的愛,看似深情,實則危險 —— 當對方的溫度抽離,那些失去自我的人,連重新站起來的支點都找不到。
「愛人先愛己」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,而是生存的智慧。它意味著在感情中守住底線,不因為害怕失去而放棄原則;意味著保留獨立的人格與生活,讓愛情成為生命的錦上添花而非全部意義;更意味著正視自己的需求與感受,敢於在不被尊重時及時止損。就像作家邱妙津在《蒙馬特遺書》裡寫的:「我一直都在學習愛,現在我才明白,愛自己才是終身浪漫的開始。」這種愛,是經濟上的獨立,是情緒上的穩定,是在關係之外依然能熱烈擁抱生活的底氣。
在這個仍不夠包容的世界裡,我們的每一步感情探索都充滿荊棘。但唯有當我們學會像對待珍寶一樣對待自己,才能在愛裡保持清醒與從容。下次面對感情的選擇題時,請記得:真正的愛,從來不會要求你熄滅自己的光去照亮別人。把溫柔的目光先投向自己,當內心豐盈自足,那些契合的靈魂,自然會循著光的方向走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