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薦
話題
#佛系人生#
0 人參與

推薦動態

演恆
1年前
涓涓細流,如同長情細流。 佛光普照;如同光輝燦爛。 #好好生活 慢慢相遇.佛系kevin# #佛系人生#好好生活 慢慢相遇.佛系kevin#约会日❤️#
查看全部 2 條評論
演恆: 👍
評論
發送
Blackwood
1年前
【聖嚴法師~心靈環保法語】 把自我的利害得失放下,才能有通達天地萬物的智慧。 Will I gain or lose, be helped or harmed? Put that down! Then you will develop penetrating wisdom that encompasses heaven and earth and all phenomena. #一个人旅行# #单身#一个人旅行#佛系人生#
帆影: 放下自我,才能拥有智慧。
評論
發送
Sze
1年前
九月都幹了什麼呢?沒什麼。就很快樂地擺爛。 #Vlog一夏# #life#Vlog一夏#佛系人生#Vlog一夏#travel#life#I'm a foodie#
評論
發送
1年前
情绪稳定很重要 #佛系人生#
評論
發送
Blackwood
2年前
要相信生命中的遺憾會開出花朵 觀音誕:放下,自在,心靈的療癒 ~ 在一個古老的城市裡,有位賣水的老人,他每天都背著兩桶水行走在繁忙的街頭。其中一桶有一個裂縫,每次賣水回來時,那桶水總是只剩下一半。老人感到非常沮喪,覺得自己一半的時間和精力都被浪費了。 觀音誕的那一天,老人參拜了寺廟。觀音菩薩的雕像看起來平靜而寧靜,這使他感到安慰。他問住持:「 我如何才能像觀音菩薩一樣找到內心的寧靜?」 住持微笑著回答:"放下你的遺憾,接受生活的起起落落,你就會找到自在與寧靜。" 有一天,裂縫的桶對老人說:「 請放下你的遺憾,看看你腳下的路。」老人看下去,發現那條路的一邊花開如錦,原來是他每天漏出的水滋養了那些花朵。從那以後,老人學會了放下他的遺憾,感恩曾經看似失敗的事情也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。 今天,當我們慶祝觀音誕,我們也要學習賣水老人的故事,放下我們的遺憾,接受生活的變化,找到自在與寧靜。讓我們以慈悲的心,過上真正自在的生活。 祝大家農曆6月19日 觀世音菩薩 成道日, 觀音誕快樂! 放下自在🍃 心靈教育研究團隊🌤 #佛系人生# #人生#佛系人生#爱情教会我们的事#
評論
發送
Lee Chi 🐈
2年前
我懂的 漂泊在外所受的委屈 怎能比跟在故土的底氣 那些所謂因骯髒事物的身不由己 不過就只是為了讓人心安理得的藉口罷了 我也曾徬徨、無奈、委屈過 這不是別人用物質就能夠滿足的 我還是喜歡我乾淨的交際圈 我還是喜歡與高能量的人待在一起 遠離那些亂七八糟的抱怨 你才更能單獨學習與自己相處 永遠不要小瞧自身的光芒 因為可能在你看不到的角落 也會有人因為你的一絲絲光芒努力的活著 願你在外一切平安 #佛系人生#
查看全部 5 條評論
威威: 看開世界,會讓自己好過一點,人不用大富大貴,有錢就好,夠花就好了,你的生活就會過的很快樂🤝
評論
發送
313
95
😃😇😙:/-/24
105
两下
110
Blackwood
2年前
#農曆二月十九日 是【觀世音菩薩的聖誕日】🌿🎂 聖嚴師父曾說過: 「你我他,只要用觀音法門來幫助人,只要用平等的慈悲心來對待人,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。」🙏 ---------- 觀世音菩薩修成之後,其功德是什麼?能做些什麼?便是菩薩能現佛身、獨覺身、緣覺身與聲聞身等四種身,以這四種身分來對四種不同層次的聖者說法。 第一種佛身,是對大乘菩薩說的;第二種獨覺身是生在沒有佛的時代,有一種利根眾生自己開悟的;第三種緣覺身是生在佛的時代,聽了十二因緣的教法而開悟;第四種聲聞身是聽了四聖諦法而開悟。 ✨ 實際上,不管是哪一個層次的聖者,他們的開悟都叫作「現圓」。 菩薩有菩薩的開悟、獨覺有獨覺的開悟、緣覺有緣覺的開悟、聲聞有聲聞的開悟,層次不一樣,但都叫作「開悟」,只不過是以其層次所見到的「圓滿智慧」的現前,但是智慧的本身並不等於佛的圓滿。 ✨ 譬如,在山頂看天空和在井底看天空,看到的都是天空,卻有大小遠近之別;到了比較大的房間看到的天空、將房間打開看到的天空、坐著火箭遨遊在太空之中看到的天空,都是天空,任何一個層次看到的天空,都是性質相同的一個天空,然而層次和範圍卻不一樣。 就像喝水一樣,有的人喝一口水、有的人喝半杯水、有的人喝一杯水、有的人喝一瓶水、有的人跳入汪洋之中與汪洋合而為一,儘管都是相同的水,量體卻不相同。 ✨ 大乘佛法主張「自己未度先度人,便是菩薩初發心」,發的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也就是成佛的心。能夠發成佛的心,其功德超過一切聲聞乘的聖者,超過阿羅漢的功德,也超過緣覺、獨覺的功德。 因為這種精神了不得,別人不願意做的,他卻願意去做,所以這種發心的功德超過其他所有的功德。獨覺,最快四生可成,最多百劫可成,但不是一定能成的。 譬如有人發了獨覺的心,自己並不知道,又沒聽到佛法,只希望能解脫生死,這樣的人是否能在一生之中證到獨覺?就不知道了,也許發了這個心以後,因為願心存在,念力非常強,經過一生又一生,到達七生為止,可能就證獨覺果位而出三界。 至於聲聞發心,也就是見到了佛,聽到佛說四聖諦法,或者緣覺聽到佛說十二因緣法,利根之人一生就能完成,鈍根的人七生也可以得到解脫。 ✨ 釋迦牟尼佛的成佛,是經過三大阿僧祇劫,再加一百大劫,修習圓滿的相好,這段時間是相當長的。所以很多人一聽,覺得還是修阿羅漢比較好,只要短則三生,長則六十劫就完成了。 那麼,這樣的人是否能成佛?如果沒有發無上菩提心,是永遠成不了佛的,大乘經典形容他們為「解脫三昧」,是喝解脫的三昧酒喝醉了,在小乘的偏真涅槃之中,認為自己已得究竟涅槃,其實是個三昧醉漢,沒有真正得到大覺自在的佛果。但是成了阿羅漢還是可以發菩薩心修大乘菩薩道,只是同樣要花三祇、百劫的時間。 ✨ 有些人算盤打得很精,認為成了阿羅漢已得解脫之後,再做菩薩。但是,如果一開始就發了聲聞乘的願,根本不容易從聲聞乘的涅槃醒過來,再進入大乘的菩薩道。 因為聲聞乘走的軌道跟大乘走的軌道很不容易交集在一起,如果遇不到佛的開示,轉成大乘佛法的話,大概就一直聲聞乘下去。 因此,發心最好一開始就發菩薩心,雖然要歷經三大阿僧祇劫的修福修慧,卻並不浪費時間,是非常值得的。 ✨ 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雖然很長,但如果這是你的心願,是你喜歡做的事,就會覺得三大阿僧祇劫很快便過去了。 只要一直往前走,不考慮自己是否已經開悟的問題,好好努力用功,即使尚未開悟解脫,也不會墮落下去。 所以發了度人救眾生的無上菩提心,自己一定是水漲船高,一定也是被度之人,即使佛不出現,觀世音菩薩也會現佛身,在你面前說成佛的方法,使你能夠達成大解脫、大自在的目的。 ✨ 有一些只發聲聞乘心的人,他們喜歡避開人煙,單獨一個人在山中、林間、水邊好好修行,觀世音菩薩就現獨覺身為他們說無上的佛法。 另有一種人聽了釋迦牟尼佛的十二因緣,正在修十二因緣法,觀世音菩薩就現緣覺身為他們說無上的佛法。 十二因緣即是生死,在生死的過程中,一個階段、一個階段清清楚楚,最後使生死變成解脫,也就是不生不死。 ✨ 還有一種人是聽了佛所說的苦、集、滅、道四聖諦法,這四種修完成之後即能進入涅槃,觀世音菩薩就現聲聞身為其說無上的佛法。 四聖諦是知道這是「苦」,「集」是苦的原因,「滅」是如何使得苦不再生起,然後以修「道」來斷除苦的原因。 ✨ 只要見到觀世音菩薩現不同的身,為你說無上的佛法,你就一定能得解脫,能證無上的佛道。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工夫不夠、信心不足、力量很差,就求觀世音菩薩以最適合你的身分,在你面前出現吧! 摘錄自《觀音妙智》 圖/Jean Li #佛系人生#
評論
發送
沒有更多了